首页 淮安印象3

淮安印象3

2025/3/27 14:37:39


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桃花垠,1986年3月由中宣部批准兴建,1992年1月6日对外开放,邓小平题写馆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9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和周恩来铜像广场。200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在周恩来纪念馆附馆基础上又改扩建了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并新建了西花苑碑园。
整个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馆区总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
    周恩来纪念馆主馆高26米,为外四方内八角形建筑。主馆分为三层,分别为影视厅、瞻仰纪念大厅和观景平台。改扩建的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内设四个展厅,按年代和专题分别陈列展出了周恩来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图片和相关的文献、文物。
    由陈列馆向北,是周恩来铜像广场。铜像连基座高7.6米。由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守仁创作,取材于周恩来总理五、六十年代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交谈时习惯性站姿。
    在周恩来铜像广场北端是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分上下两层。上层按北京中南海西花厅格局等比例设计和建造,并按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期间工作和生活时的场景复原陈列,下层为临时展厅和办公用房。
 

淮安府署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淮安府署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一直沿用至清末,至今已有640余年历史。淮安府署在明朝时管辖区域为赣榆、海州(今连云港)、邳州、沭阳、宿迁、睢宁、桃源(今泗阳)、清河、安东(今涟水)、盐城、山阳(今淮安区)等九县两州,是江苏辖区面积最大的府署。
  淮安府署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占地五万余平米,署内原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淮安府署正堂高10米,面积500余平方米,气势宏大,威严壮观,为全国衙署正堂之最。清咸丰十年(1860年)正堂毁于大火,署理淮安府事的陶金冶于当年修复,至今在淮安府署正堂中脊梁上还可见到陶金冶修复正堂时留下的墨宝。
  淮安府中路前段办公建筑,中路后段主要是知府及知府家人生活居住场所。从二堂过宅门便是知府居住的上房院落。这里花木丛生,一派休闲园林格调。正面为知府及夫人居住的上房;东厢房为知府官亲、长随等居住的场所;西厢房为知府两位重要幕僚“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居住场所。上房后面是青玉堂,青玉堂为二层楼房,是知府小妾及子女居住场所。
  东路为迎宾、宴客场所。首先是祭祀、招待来宾娱乐之所——古戏台、酂侯祠;后为宝翰堂,是知府用来和来宾交流诗书画的场所。
  西路为军捕厅署,设有仪门、待质所、熬审房、法鉴堂、二堂、三堂、东西厢房、腰斩台、皮场庙、库房、水龙局等建筑。(二堂、三堂及东西厢房现已为中国历代酷刑刑具展示地)。
 

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
  里运河全长32公里,沿岸风景优美、人文景点众多,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承载着淮安千年的运河文化,见证了昔日淮安漕运文化的兴盛,是淮安人的母亲河、文化河。里运河文化长廊,北起大闸口、南至堂子巷,总范围45平方公里,核心区总长度15.6公里,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主要有清江浦景区、漕运城景区、山阳湖景区、河下古镇景区等,包含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两处遗产点(清口枢纽、清江大闸)和一处遗产河道(淮扬运河淮安段)。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处于淮安市区古运河段清江浦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包含里运河中洲岛以及清江闸以东的航道及两岸区域。紧邻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休闲街区和热播电视剧《北上》里“洪淮市花街”的原型淮安花街。清江浦是淮安古城的特殊符号,里运河在此构成了一道集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风光长廊,该景区也是下马登船的中转站,见证了淮安百年的发展变迁,区域内既有古老建筑,也有现代建筑。内部主要景点有清江浦楼、清江浦记忆馆、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清江大闸、国师塔、陈潘二公祠吴公祠斗姥宫、慈云寺等。景区不收门票,全天开放(部分场馆除外),景色宜人,夜景尤美,可白天逛建筑,夜晚坐船。漫步其中,感受千年运河的文化和魅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