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印象2--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
2025/3/27 14:32:56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由长江路校区图书馆(总馆)和交通路校区图书馆(分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米,阅览座位5000余个。图书馆下设综合部、资源建设与数字化部、信息服务与技术保障部、文化建设与阅读推广部、书刊借阅部及分馆服务部等6个部门,集借阅、查询、研修、学术交流及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经多年发展,业已形成开放式、综合性、个性化、多功能、大流通的现代化服务格局。图书馆下设读者协会、红楼梦学会两个学生社团。现有工作人员51人(另有8名合同制人员),其中博士4人、硕士26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8人。

长期以来,图书馆坚持“有系统地收藏教学参考文献、有重点地收藏学术研究文献、有选择地收藏课外阅读文献、慎重收藏具有潜在价值文献、积极收藏本土文化抢救性文献”馆藏原则,确定“周恩来研究、运河及漕运文化研究、淮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文献为特色馆藏方向,“古代方志、民国时期(研究)资料、大型图书馆藏珍稀文献复制本”等方面的文献为重点馆藏方向。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建成馆藏丰富、结构合理、服务一流的地方高校图书馆。
现有馆藏纸本文献74.5万余种222万余册,其中古籍文献3756种20425册/件(含拓片480余种、1800余幅,有11部古籍入选国家、省级珍贵古籍名录,2018年图书馆入选“江苏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外文数据库35个,电子图书195万余册,电子期刊7万余种,电子学位论文881万余册。自建《周恩来研究专题数据库》《馆藏图书电子版数据库》《淮安市文史资料数据库》《运河与漕运研究数据库》等多个全文特色数据库。文献编目工作连续多年获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心颁发的“CALIS联合目录中文数据库建设先进单位”、“CALIS联合目录馆藏数据建设先进单位”、“CALIS联合目录优秀中文认证编目员”等荣誉称号。